2025年4月,居然智家(原居然之家)董事长汪林朋因被武昌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被留置。7月23日,他被解除留置、变更为责令候查并重返工作岗位。
然而,就在他恢复履职仅四天后,这位曾登顶湖北首富、家居行业领军人物的企业家突然身亡,官方称其为意外事故,消息令人震惊。
这起悲剧,本身已经震撼行业;而它背后折射的,是家居卖场商业模式的隐患,它们为何曾辉煌一时,却也天生容易出问题。
这些家居卖场崛起于房地产繁荣期,通过“买地建商场、转租商铺”的经营模式打开格局。它们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地段和租金,自己卖家具只是配角。可是,这种“重资产、高杠杆、低零售控制”的结构在楼市下行、消费转移、电商崛起等多重冲击下,变得特别脆弱。
展开剩余57%更关键的是,这种模式把利润和风险都压在租金结构上。一旦下游品牌盈利下降或消费者转向线上、定制和直播间买家具,空店率上升,租金收入下降,供货商议价权增强,这张看似现金流稳健的大网便会迅速崩盘。
数字化转型方面也未见质变。即使红星美凯龙提出“1001战略”,试图建设全渠道平台,真正串联线上流量、线下体验和销售的数据闭环并不成熟;而很多电商、定制平台动作迅速,反而抢占那块“直播+定制”的红利升级带。
汪林朋的死,引发的警示远不止伦理震撼,更是一个商业模式崩溃边缘不可忽视的信号。这些卖场巨头的扩张本质,是资本驱动下的房地产运作。这种高杠杆、高租金依赖,一旦市场转向,就可能像一张纸牌屋,瞬间坍塌。
时间已经证明,零售行业最核心的是供应链与零售控制,而不是租金中介。
当红星美凯龙和居然智家这样的实体卖场,过分依赖租赁盈利时,一旦风向改变,连带责任就落到创始人身上,而消费者和社会看到的只有剧烈波动的经营数据。
最终的问题是:你还会愿意跑去那些巨型卖场买家具吗?是信任他们的品牌、实体体验,还是更倾向平台化、定制化、轻资产模式?汪林朋辞世固然悲伤,但这场裂缝里,更多人需要思考的是行业转型的方向。
发布于:广东省网上如何开户炒股,股赢网配资,配资之家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