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习生 蔡熙妍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
不久前召开的北京市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,7月23日至29日,北京遭遇了极端强降雨,密云、怀柔、平谷、延庆等北部山区突发山洪,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
“一位村民告诉我,他活了六十多年第一次见这么大的水。”怀柔消防支队潘月鹏说。本轮强降雨期间,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累计接警1.6万余次。山洪、滑坡、内涝灾情交织,道路、通信、电力“三断”,救援人员面对的救援环境极端复杂。
7月26日晚,北京怀柔北部山区暴雨如注;23时,怀柔区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。琉璃庙镇、汤河口镇等地河水水位暴涨,山洪裹挟巨石冲垮了道路,碾子湾村、孙胡沟村等十余个村庄瞬间沦为“孤岛”——断电、断网、断路。
北京市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称,此轮强降雨中,北京市最大小时雨强在怀柔区琉璃庙镇东峪村,为95.3毫米,琉璃庙镇位于京北山区,山地高差大、坡度陡,人口主要集中在山谷狭窄地带。
潘月鹏告诉记者,洪水最猛烈时,部分河道宽度从20米扩展到40米甚至更广,水面逼近平房屋顶。海淀消防救援支队蒋寒阳回忆,在碾子湾村,近河房屋的地基被完全掏空,房屋一半悬在河道上方。
7月26日23点40分左右,北京怀柔消防救援支队、海淀消防救援支队接到前往山区支援警情——村民被困车顶、村民急需用药、孩子奶粉断了……时间紧,任务重,救援支队连夜奔赴山区。
“我们一脚踩下去,泥土就到了膝盖的位置。”怀柔消防支队国际会都消防站站长王振江回忆刚到现场时的场景,“河水急冲冲地往下,又宽又急,只能用‘泄’来形容。”
怀柔消防支队的消防员潘月鹏说,救援人员前往孙胡沟村途中发现,有些路段路面已全部坍塌,只能先用树枝测水深,再涉水过去。“我们走过的最深的涉水高度已经到了胸部的位置,一米三、四左右。”他说。
“左边是能把人说话声盖住的湍急河水,右边是看不见顶的陡峭山崖,中间只剩下一个堤坝,走起来像走在墙头一样。”王振江口中形容的是前往崎峰茶村的危险路段。崎峰茶村位于琉璃庙镇最西端,下辖5个自然村,在本轮强降雨后停水停电,村子与外界失联。
救援队抵达崎峰茶村前,需要先跨越一处断头路。当救援人员一筹莫展之时,村民们在对岸招手呼救。看到老百姓,王振江心里就只剩下一个想法,“没路了,那也得要蹚出一条路。”
“我们家有方便面”“我家有挂面”“还有些果菜”……当救援队伍成功抵达这座“孤岛村”后,村民们在烛光下给柴火锅生火,他们要做“百家面”。
“那是我吃过最香的面条。”王振江事后回忆。
在通讯完全中断的山区,卫星电话成了救命线。潘月鹏记得,当他用卫星电话帮一位大妈打通子女手机号码时,电话两头同时爆发出哭声。
同在怀柔区琉璃庙镇的孙胡沟村,王振江和队员们刚进村就被村民围住。“我妈在隔壁村,她安全吗?”“我姐她们那边有没有受灾?有没有伤亡?”当消防员逐一告知“无人伤亡”时,村民们“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一半”。
实际上,琉璃庙镇孙胡沟村村民还牵挂着另外两位“家人——”孙胡沟村党支部书记尹春燕和爱人蔡永章。7月26日晚上,在组织转移群众的时候,夫妻俩不幸被洪水冲走,目前正在全力组织搜救。截至8月5日,蔡永章的遗体已被找到。
需要救援的村落多,给救援人员的时间紧,消防队员在确认完村民安全后必须继续向更深的地方行进。潘月鹏说,还有很多村民来不及打电话,他将村民的姓名和家人手机号码一一记下,答应村民,空下来后第一时间给他们家人打电话报平安。
在琉璃庙镇草场村,消防员为了确认村民状况,用木头搭建起进村的桥。后来,这座进村桥又变成了救援通道。据海淀消防支队提供的资料,草场村有一名87岁的村民做过骨头置换手术,无法行走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海淀消防救援支队找来农用独轮车,垫上几层棉被,在车上系上扁带,将老人安置其中,开始转运。
而在琉璃庙镇碾子湾村,90余名被困在河道“孤岛”上的村民及游客也急需救援。当时,包括海淀区采石路特勤站副站长李建飞在内,现场留守了5名消防员,他们用专业绳索倍力系统固定简易渡船——直径1.5米的塑料养鱼盆,在湍急河流中搭建转运通道。队员分批牵引船只,以接力的方式往返运送群众。鱼盆往返二十余趟,最终,80名村民及游客全部被安全转移出来。
孙胡沟村的情况更为危急。一位需要透析的老人急需下山,超过两天不做透析将会有生命危险。怀柔消防支队消防员将老人固定在临时担架上,抬着老人走过乱石、经过急流、攀上2米高的崖壁。经过六小时的转运,老人和其老伴被转运到镇上,由120急救车接力转运。
8月1日,海淀消防支队最后一批消防员撤出山区,彼时怀柔北部山区的道路仍在抢通中。根据北京怀柔公众号信息,截至8月3日14时,怀柔区琉璃庙镇61个自然村完成主要街道清淤工作,8个自然村正在加快推进中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网上如何开户炒股,股赢网配资,配资之家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